腰痛4年余,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痛1周。
患者缘于4年前因受凉合并劳累后出现腰痛,无腰部活动受限,当时症状较轻,采用外用、内服药(药名不详)治疗后,腰痛稍有缓解。随着体力劳动的加重,疼痛越来越重。曾于两年前在河南范县行“小针刀”治疗症状略有缓解。近1周来腰痛更明显,并伴有右下肢放射痛,至小腿前外侧中段、足背和足趾,同时有麻木感,未经治疗。后症状逐渐加重,并出现跛行,不能弯腰和行走,以右侧较明显。今来我院检查治疗,腰椎正侧位片及MRI示“腰椎间盘突出症”。门诊以“腰椎间盘突出症”收入院。患病以来,患者精神尚可,无头痛、头晕,无恶心、呕吐,食欲、睡眠可。大小便正常。体重无明显减轻。
这是河南范县的孔先生来我院诊治时的基本情况,孔先生的症状用专业术语讲就是“椎间盘突出症”,其实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“孔先生”,长期的重体力劳动、久坐等原因导致很多人都有或轻或重的腰痛、腿痛。早期重视,可以通过纠正坐姿,改变劳动强度、按摩、牵引等来缓解疼痛,但,这些只是治标不治本,当腰椎间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到一定程度,有些理疗已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了。
就像2014年来我院诊察治疗的孔先生一样,做了很多理疗,花了不少冤枉钱,但最后症状还是越来越严重,对于孔先生的病症,我院采用微创伤髓核取出术加融合器植入术来彻底根治,在我院治疗修养一周后,孔先生又可以给孙子赚奶粉钱了!
那么,椎间盘突出症都有哪些病因,又有哪些症状,可以让大家来预防及自我诊断呢?
1、腰部陈旧性劳损(拉伤、扭伤)造成的椎体骨表面异常增生,形成所谓骨刺2、牵拉椎间盘的韧带损伤3、固定腰椎周围的肌肉损伤
(1)腰痛:95%以上的腰椎间盘突(脱)出症患者有此症状,表现:临床上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,平卧位减轻,站立则加剧,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,并容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,主要是机械压迫所致。持续时间少则2周,长者可达数月,甚至数年之久。
(2)下肢放射痛:80%以上病例出现此症,其中后型者可达95%以上。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,直达足底部;一般可以忍受。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,且多伴有麻木感。
(3)肢体麻木:多与前者伴发,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%左右。
(4)肢体冷感:有少数病例(约5%~10%)自觉肢体发冷、发凉.
(5)间歇性跛行:其产生机制及临床表现与腰椎椎管狭窄者相似.
(6)肌肉麻痹:因腰椎间盘突(脱)出症造成瘫痪者十分罕见,而多系因根性受损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现程度不同的麻痹征。轻者肌力减弱,重者该肌失去功能。
(7)马尾神经症状:主要见于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(脱)出症者,因此临床上少见。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、刺痛,排便及排尿障碍,阳痿(男性),以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症状。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。
(8)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: (9)患肢皮温较低:
(10)其他:如肢体多汗、肿胀、骶尾部痛及膝部放射痛等多种症状。
轻症状者,可以采用微创伤髓核取出术,对于重症者,需要植入椎间融合器,而对于腰椎滑脱者,则需要增加“钉棒固定”!上述治疗方法,根据患者的症状轻重来择优选择!